8 假洋鬼子
8 假洋鬼子
虽然租地事宜还没有确定下来,达拉斯还是提前从香港请来了英国设计师设计大楼建造方案,直到11月才租下了18亩的土地,准备到了年底便开始动工建设。
在这之前,将近半年的时间里,胡澄涵在商行里的差事不多,大多是些跑跑腿,采办些生活用品的杂事。
胡澄涵暗暗留心,利用各种机会苦练英语和上海话,同时勤学繁体字,几个月下来,英语听说和上海话突飞猛进,也完全记住常用繁体字的写法。
为了和达拉斯拉近距离,胡澄涵和当时广州来的很多洋买办一样,在达拉斯的介绍下,加入了**,成为了虔诚的**徒。
西方的传教士极富冒险精神,上海开埠传到广州、香港没多久,便有好几个传教士搭乘商船来到了上海县。
当时洋买办流行入教,不入教都不好意思和别人说是在给洋人当差。
当然,信**的坏处也有,那就是今后发达后,不能象韦小宝韦爵爷那样娶n个老婆过瘾啦。因为基督**严格要求教徒实行一夫一妻制。
作为一个现代人,胡澄涵童鞋虽然觉得有些遗憾,但是基本也能释怀。
胡澄涵发现入了教后还有一个好处——拿到了一本英文原版的《圣经》。在那个时代很难找到英语教材,只能从达拉斯那里找一些过期的英文报纸阅读、背诵。这本英文原版的《圣经》,成了胡澄涵现成的教材。
在达拉斯看来,胡澄涵简直就是天才,几乎所有事情一点就透,而且非常善于沟通,但凡事情交待下去,都会高效地完成得妥妥帖帖。
而且,和其他的中国雇员不一样的是,胡为人非常谦虚得体,和他打过交道的,上至各国商行大班,下至门房挑夫,都对他交口称赞。
达拉斯越来越喜欢这个勤奋聪明好学的年轻人,渐渐地交代一些重要的事情给他办理。
胡澄涵知恩图报,任劳任怨地跑前跑后,经手的钱款没出一点儿差错,还时时设身处地为达拉斯着想,节约开支。
大家都知道,国人有欺生的恶习,难免会有一些不法小商贩欺负洋人不懂行情,漫天要价。
对此不法奸商,胡澄涵锱铢必较,甘愿被他们骂“洋奴才”、“假洋鬼子”,也绝不会让洋行吃丁点儿亏。
有一些商贩被胡澄涵砍价砍得恼了,不满地咒骂胡澄涵:“那洋鬼子是你亲爹啊,至于这么为他们省钱吗?”
胡澄涵笑笑说:“我这条小命是洋人救下的,洋人对我有恩,我就该死心塌地报答他。就算不说这个,为谁当差,就该为谁着想,您说对吧?”
“如此说来,洋鬼子是你再生父母啊。哈哈哈哈!”
胡澄涵一点也不恼,含笑不语。
那可不是,说达拉斯是再生父母一点也不为过,将来全指着他大发洋财呢。
当然,达拉斯这伙计确实不错,是胡澄涵来到清朝遇到的第二个贵人,于情于理,对他忠心耿耿没什么错。
好在胡澄涵对谁对非常和气,并不像其他许多买办那样依仗洋买办的特殊身份颐指气使,狗眼看人低。因此,虽然很多人笑着称呼胡澄涵是假洋鬼子,私底下对他倒也是和和气气。
这期间,胡澄涵把上海县城及周边乡镇跑了个遍,对这里的情况多了很多了解,与北门、小东门的守城官兵也日渐熟悉起来了。小东门原先与胡澄涵有过过节的那些清兵,见胡澄涵每次都客客气气。时不时还买些点心分给众人。也渐渐觉得胡澄涵很和气,虽然有洋人撑腰,但是一点也不仗势欺人,越来越不相信他反贼。
况且,拳头不打笑脸人。这一来二去,大家居然成了好朋友,称兄道弟起来。
至于上海县县衙和江海关也已是熟门熟路了,可不是吗,胡澄涵现在是洋大人跟前的大红人。
胡澄涵通过达拉斯向英国驻沪领事巴富尔讨了个护身符,证明他是英国商人雇佣的华侨。
有了**开的证明,外加上怡和洋行发的名帖(名片)。胡澄涵再也不必担心有人找他纠缠**的事情。
不过,胡澄涵拿到第一个月的薪水后还是抽空找了家剃头店把前额的头发剃了个精光,又买了根假**套在脑后,免得将来无端生出麻烦来。
这几个月时间里,胡澄涵一直在悄悄寻访一起“落难”的两位兄弟。
汪鼎杰倒时不怎么让人担心,这伙计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只要掉下来没摔死就绝对不会活不下去,就是方华源这个呆子加闷葫芦着实让人放心不下。
胡澄涵也没敢大张旗鼓地寻访,万一这两小子也穿越来了这里,不知道是编了什么谎话蒙混过关,万一穿帮倒是会误了他们的事情。
十月底的一天,北风渐起。一天,达拉斯吩咐胡澄涵找些苦力把这段时间采购到的生丝和茶叶装运上船,运往香港总行。
虽然怡和洋行的新办公楼还没开建,但是资本家是不会让手里的资本、货船、雇员闲着。
胡澄涵第一次负责这么大的一件事,决定好好表现。接到任务后,第二天一大早就亲自跑到小东门码头去雇搬运货物的脚夫苦力。
胡澄涵心里面一直想着汪鼎杰、方华源两人,于是特地找了几个江淮口音的苦力,可是人头还是差得太远,这样一个个去寻来,太费时间,于是便拜托这几人帮忙去寻其他的同乡。
这几个苦力见到有安徽同乡关照,也特别卖力,不一会便找来了几十人。这几十人跟在一个身材魁梧的年轻人身后。
胡澄涵远远看着为首那人,似乎非常眼熟。这伙人愈走愈近,胡澄涵死死盯着领头那人端详,没想到那人正是汪鼎杰!只是变黑变结实了,人也似乎沉稳了好多。
胡澄涵差点惊叫起来。为了不引起周围人的疑惑,他强不露声色地把汪鼎杰拉到一旁,按捺住心中狂喜轻声问道:“兄台可是魔都人氏?”
汪鼎杰方才也隐约认出胡澄涵,本想冲上来拥抱他,但是看见胡澄涵面无表情,又以为是眼花认错了人。这时听见胡澄涵话语,再也不疑有他,激动得眼中泛着泪光,他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两手一左一右抓住胡澄涵的肩头。
胡澄涵被抓得生疼,暗吸了一口凉气,心想,这小子以前力气好像也没有这么大呀。
胡澄涵悄声说:“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过会儿再找个地方好好说说话。”
两人回到众人之间,为避免大家怀疑两人刚才私下有什么交易,胡澄涵和汪鼎杰当着众人的面商议好了价钱,一起来到了小东门外怡和洋行租用的货栈。
众人见是同乡关照,东家给的价钱又很公道,又有汪鼎杰领头卖力,因此丝毫没有磨洋工,一个上午就把所有的货都搬上了怡和洋行的商船。
胡澄涵这才和洋行里的同事打过招呼,借口进城办点事,下了船,找到在不远处芦苇荡里候着的汪鼎杰。
两人一前一后来到上海县城北门外路边的一家小酒肆,点了一大堆酒菜、点心。一人扯了条鸡腿,其余的用油纸包上,开心地边走边吃边聊,往东来到黄浦江边,在芦苇荡边找了块平坦的干地坐了下来
汪鼎杰刚才出了大力气,加上穿越后还从没这么大鱼大肉地吃过,上来一阵风卷残云,把一肚子的话都堵在了嗓子里。
胡澄涵一边吃,一边慢慢地将他的遭遇大致告诉了汪鼎杰,汪鼎杰这时只剩下耳朵闲着。
等汪鼎杰酒足饭饱,这才一边打着饱嗝,一边告诉了胡澄涵穿越后的遭遇。
那天龙卷风散去后,意识模糊的汪鼎杰掉进了江里,很快被江水呛醒,好在他水性很好,奋力游到了苏州河和黄浦江交汇处,和胡澄涵一样赤条条地上了岸,趁着夜黑在岸边窝棚外顺了套短衫长裤裹体。
天亮后,汪鼎杰来到了码头,凭着满身力气,白天在码头上蹲点揽活。好在现在是夏季,晚上随便找个地方就能栖身。
至于胡澄涵纠结的**问题,汪鼎杰告诉码头上那些苦力,他是犯了寺院戒条被扫地出门的酒肉和尚,刚刚游方至此,头发刚长出来。
为表明是如假包换的和尚,汪鼎杰给大家展示了一套少林拳,之后又一口气放倒了几个上来试试深浅的壮小伙,就这样蒙混过了关,在码头卖苦力扛包至今。
那几个后生羡慕汪鼎杰的武艺,于是软磨硬泡要拜他为师,学习武艺,免得受恶人欺负。汪鼎杰还没想好将来要干啥,不过觉得不管将来要干啥,有些帮手总没错。于是挑了七八个身体条件不错的后生,在码头扛活的间隙指点他们一二。
那些后生见汪鼎杰居无定所,帮着他在黄浦江边搭了个简陋的窝棚(滚地龙)定居下来。
有前来雇苦力的东家碰巧看见汪鼎杰武艺了得,要高薪聘请汪鼎杰为护院武师。汪鼎杰想着,如果胡澄涵和方华源也穿越到了这里,一定会来这里找他,于是婉言谢绝了他们的好意。
